观点

首页   >  观点

观点

增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自信

发布时间:2015-12-03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NCFR顾问委员会委员刘伟教授在光明日报上发文,提出要增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自信。 

建设中国自己系统的经济学说,构建中国经济学的话语体系,是中国经济学工作者和学习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的实践走在了理论的前面,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急切希望我们从历史和客观实践的需要出发做出回答。西方人最怕中国人没有在西方理论的指导下取得实践上的成功,但中国做到了。比如,中国的成功没有按照“华盛顿共识”或是标准的微观理论或者凯恩斯主义等西方理论,但在实践中取得了有效的成就,这是我们建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最主要的基础和最深刻的根据。有了这个基础和根据,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发奋努力,提炼总结,在实践当中不断丰富完善,建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就有希望。 

现在,我们遇到一个很好的机遇,这个机遇是中国经济实践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创造的。 

这一理论构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很迫切的。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同时要实现两个体制性目标:建立基本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上实现法治中国。目前,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分析还缺少一个比较系统的学说,特别是经济哲学层面还不清楚,那是不行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具体的理论和概念,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无产阶级立场和唯物史观上有它的信仰,这是最有力量最有说服力的。 

过去我们缺少理论自信,现在有这个客观条件来恢复或提升我们的理论自信,这当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我们不仅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信仰,同时要把它作为一门科学,从科学的层面上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并坚持服务国家,立足民族,立足解决中国的问题。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把中国的问题解释清楚了,中国的实践在世界上立得住了,这一套学说和理论,就会得到世界的认可和欣赏。所以我们要有自信心,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本文摘自光明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