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首页   >  观点

观点

熔嬷嬷东施效颦 病A股西子捧心

发布时间:2016-01-08

熔断的前世今生




黑色星期一

1987年10月19日是美国股市有名的“黑色星期一”,道指下挫了22.7%,纽约股市一天蒸发了5000亿美金的财富,逼得当时的总统和联储主席双双出面澄清“我们美国经济基本面杠杠的,很好很健康”。这种异常的非理性的波动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开始考虑要如何在市场过度波动的时候,给市场一个冷静期,防止盲目的跟风和踩踏事件。

经过一年的研究、考察、和准备,纽交所(NYSE)引入了一个名字叫“circuit breaker)的机制,当市场价格(e.g.股指)的波动超过一定幅度后,暂停整个市场的交易。Circuit breaker的中文翻译是“断路器”。中学物理课本告诉我们,这个装置的目的就是在电流超载或者短路时,熔断保险丝,切断电路,保证用电安全。这种工作原理和“市场价格波动过大时,暂停交易”的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们习惯于将这一机制翻译成“熔断机制”。

这个机制在美国引入时,也是有很多讨论的。201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尤金-法玛就认为“(同向)投资者会抢在熔断前完成交易,加速熔断到来” ,另外一名芝加哥大学的Telser也认为“(反向)交易者会为等待更好价格,延后交易,加速熔断到来” – 这是后来被广泛讨论的熔断机制的“磁吸效应”。这个效应,在昨天的A股市场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2015年的12月4日,中国三大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宣布在保留个股涨跌停板的基础上,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熔断机制。具体规则很长,简略的说,就是当沪深300指数(较前一交易日)上涨或者下跌超过5%时,(除国债期货以外的)所有金融交易暂停15分钟。15分钟后重新开盘。如果沪深300指数(较前一交易日)上涨或者下跌超过7%时,全天交易暂停,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1]。

1月5日的情形是这样的:沪指早盘下挫4%- 这个下挫其实是在很多人预料之中。前期股指上涨较快,而经济基本面哀鸿遍野,全无支持;人民币汇率最近面临贬值压力;救市期间对于大股东和高管股份的锁定期将近,市场承压。到了很好的证明。

10点多钟以后,关于熔断的信息(或者是噪音)开始像病毒一样的在市场上传播。在一个整体市场情绪极度脆弱的环境下,本来用于遏制恐慌情绪的熔嬷嬷成为了小燕子们头上巨大的阴影,下午开盘,抛售风起云涌,仅仅13分钟,沪深300指数即跌至5%,触发熔断机制。按照规则,市场交易被暂停15分钟。

用大(pi)脑(gu)思考可以知道,在这漫长静默的15分钟内,投资者心里有多少只草泥马飞驰而过。本来犹豫要不要卖的吓破了胆子,下定决定赶紧出手,本来犹豫要不要抄底买入的决定观望,不再买入…..再考虑到中国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大量的散户和大量的像散户一样交易的机构,随大流差不多是唯一的和最优的选择。15分钟后重启交易,大伙儿字当头,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立下决心,为熔断尽忠到底。

果然,重启交易后,被磁吸的卖盘以秋风扫落叶的架势占据了主动,整个市场呈现出几乎80度的一个下滑斜坡,仅仅6分钟后,沪深300指数就触发7%的熔断阈值,A股市场提早1个半小时收市。

至此,熔断机制磁吸效应这些晦涩的名词在中国A股市场得到了最广泛的认知。监管层的用心良苦,实盘操作,给中国股民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紧张活泼的金融普及课。而所有嗷嗷待发表文章的金融学者们,也陷入了巨大的狂喜中,从20156-7月的流动性螺旋(股灾)到2016年的磁吸效应A股市场一而再、再而三为金融理论的实证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 我朝的金融研究事业超英赶美应该有望。 

橘到淮北则为枳:熔断的A股移植

A股市场在2015年的股灾之后,于2016年推出熔断机制,和美国市场1987年股灾后于1988年首次推出熔断机制,看上去颇有几分类似。我们先来看看国际先进经验。根据资料,美国市场在推出这一机制后,之后对该机制的波幅计算做了4次修改,最终定下了7%13%,和20%的三档阈值,触及前两档都是暂停交易15分钟,触及到20%的阈值才会彻底停止全天交易。 

从美国股市的历史来看,自1988年实施该机制以来,二十七年中,分别于19971027日,201056日,和201578日盘中熔断过次。按照每年220多个交易日计算的话,大概是2000个交易日出现一次熔断,也再没有发生过像1987年那样的股灾。基于这样的历史经验,有很多讨论认为熔断机制有效的防止了大规模股灾的发生,尤其在中国股市经历了2015年股灾后,对于防止股市过度波动的渴望再度熊熊燃烧,监管层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也正因为此,201597日,三个交易所就发出了引入熔断机制的意见征求稿,并在不到三个月后的124日,正式推出了这一机制,规定从201614日起实施。从引入,到设计,到实施,一共不到90天的时间。

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固然是极好的。不过得先看看这经验产生的土壤。否则难免碰见橘到淮北则为枳的困境。首先,作为星球上目前规模最大和制度相对最完善的资本市场,美国市场已经走过了上百年的路程,已经是一个标准的机构投资者市场,股票价格相对能充分反映市场信息,跟风交易行为相对克制,当然,也没有涨跌停板制度[2]

和年轻莽撞的A股市场相比,美国股市的波动一直较为平缓。比如说,在没有涨跌停板制度来防止市场过度波动的美国市场上,从95-2014年之间,道琼斯指数的平均月度波动率为4.26%左右,而在有涨跌停制度的A股市场,同期上证指数则是8.36%,几乎是美国市场波动率的两倍。尤其从2015年以来,A股的指数波动,和像心脏病人的心电图一样跌宕起伏。

如果我们使用日度的高频数据来看,仅仅2015629日到710日的两周内,盘中触及熔断就大约有10次。在高波动率的市场上,却定了个如此之低的熔断阀值,真是让人匪夷所思。结果,当然是A股反反复复地熔断。,再加上磁吸效应和羊群行为,要实现从5%7%的第二次彻底熔断,将是大概率事件…..以后A股市场熔断将成为新常态而券商将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下班时间将大大提前。

此外,怀着美好的平稳市场心愿的监管层还忘了一些基本的金融常识。在金融学的术语中,有几个很重要的词语,一个叫同步性“(synchrony),一个叫跟风或者羊群行为(herding。按照现代金融学的理论,一只股票的价格决定于这个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股票价格会迅速将这个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所有信息反应出来。每个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因此市场上形形色色的股票价格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走势和动态, 也是说,股价的同步性较小。

反之,要是在一个不确定性很大的市场环境中,股价对于信息的有效反应能力稍弱,就会产生一种“趋同性,投资者会在一个趋势产生的时候,开始模仿和跟随(想想我们自己是否看到大盘跌,就急急卖出,看到大盘涨,就急急买入?),因此市场所有股票,不分良莠,会呈现出一种同涨同跌的趋势。中国A股是全球有名的同步性最高的资本市场之一。

同步性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个股和大盘几乎是同命运共呼吸(去想一想,千股跌停是否常常伴随着大盘5%以上的跌幅?)。从这个意义上看,在A股市场上,大盘熔断机制和个股涨跌停制度实在是异卵的双胞胎,看着不一样,实则是相同的基因[3]

其起到的作用,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实在是保险套+结扎的双避孕措施,除了计生委的同志以外,看不出这妙用何在。(你要和我讨论结扎和卖保险套能拉动GDP,那就另当别论了)。

此外,涨跌停一直被诟病的一点就是对于市场流动性的伤害。在2015年的股灾中,配资盘崩塌,股价下滑,因为有涨跌停制度,所以强平程序会在第二天一早直接将价格打到跌停,市场流动性受损。从目前的研究和实践来看,涨跌停制度对于我国市场波动和流动性的利弊至今并无定论。而目前以5%7%为阈值的熔断机制,在波动幅度上更严格,在范围上从个股扩大到了全市场。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是在一个机制尚存疑的情形下,贸然推出一个更激进的相似政策,一定是为“更好的将市场波动控制在较小的,合理的”范畴内。然而,可惜的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2000多年前的《晏子春秋》告诉我们“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制度和物种一样,即使是好的制度,也只能生存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下,换了土壤,结出的可能是不同的果子 

叹A股之病,症不在东施效颦,亦不在赵家奴或小刁民,症在体质。2016风高浪急,要渡过这沧海,还是增强抵抗力为上策。

 

备注:

[1]三大交易所联合发布的熔断主要规则为:沪深300指数较前一交易日收盘首次上涨、下跌达到或超过5%的,指数熔断15分钟,之后恢复交易;11:30前未完成的指数熔断,延续至13:00后的交易时段继续进行,直至届满。14:45至15:00期间,沪深300指数较前一交易日首次上涨、下跌达到或超过5%的,指数熔断至当日15:00。此外,沪深300指数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上涨、下跌达到或超过7%的,全天交易停止。开盘集合竞价出现上述情形的,于9:30开始实施指数熔断。每日每级熔断最多仅触发1次。触发熔断时,上交所和深交所暂停全市场的股票、基金、可转债、可分离债、股票期权等股票相关品种的交易,具体熔断的证券品种以公告为准。股指期货所有产品同步暂停交易(包括沪深300、中证500和上证50股指期货),但国债期货交易正常进行。

[2]2010年闪电崩盘中,有几只股票盘中一度下跌100%,鉴于此,美国在2013年引入了个股的限制交易规则,规定当个股价格超过之前5分钟评平均价格的5%-20%时,暂停交易5分钟。这个几只和涨跌停有显著差别。

[3]际上,在金融学的范畴来看,熔断机制和涨跌停制度都是为了防止市场在非常态、非理性情形下的盲目跟风交易,导致市场的过度波动。也正因为此,涨跌停制度也可以被视为一种针对个股的特殊熔断。


 本文摘自唐涯个人公众号“香帅的金融江湖”。有删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