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首页   >  观点

观点

做一个懂得管理财富的人,你会过得更幸福

发布时间:2016-04-28

    北大光华MBA&MSEM 全国公开课北京场上,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兼北大国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李教授为大家带来主题为《关于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思考》的演讲。

    说起财富管理,很多人一头雾水,有的人觉得不屑一顾,反正没多少财富,也无所谓管不管理;有的人认为放银行利息低,投房地产波动大,炒煤资金不足,炒古董不内行,炒股说跌就跌,放眼望去财富几乎是不可管理的。然而,根据招商银行和贝恩资本2015年发布的中国私人财富报告,2014年底,中国家庭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额达到112万亿人民币。112万亿可以绕地球几圈?数字越庞大,财富管理的市场就越大,财富管理已不再是个可有可无的课题,它关乎每个人的裤腰带的松紧,一个关乎全民幸福感的课题已然应运而生。
    金教授说,民营企业家们从实业中获取最初的财富,当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他们开始将资本从实体经济中抽出投入资本市场;许多高净值、超高净值人群选择在境外投资,他们为了避险,转移资产到海外,留下一个可怕的问题:如果最富的一批人都走了,那谁会留下来?把大量资产在全球做完配置的人,就算留在这儿,他的心已经不完全在这儿了。这个船沉了,跟他没有关系了,他随时可以跳,可以随时跑,跟咱们不是荣辱与共了。三思而后行”是财富管理所需的。
    金李教授提到财富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并没有真正深入地研究和满足财富拥有者的需求。财富拥有者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根据调查显示最有钱的一批人,最关心的问题不是继续快速积累他的财富,而是这些财富怎么保住,怎么传给下一代,因此子女教育变成非常重要的问题。另外,高品质的生活,个人事业发展,甚至慈善、公益都出现在他们需求上,而这些需求很少有机构真正全面服务他。
    中国当前的财富管理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从终端来说,什么产品最终会通过财富管理的渠道卖给投资者?答案是风险和收益不匹配的坏产品。中国所谓的财富管理机构,绝大多数向资产管理机构收钱,帮助他们卖那些滞销卖不动的假冒伪劣的产品,赚取推销费。因为好产品资管机构自己就卖得动,不需要通过财富管理的通道卖,或者不愿意支付很高的返点,因此财富管理机构只能靠卖坏产品。对于财富家庭来说,从财富管理机构手里买的产品不如从市场买的产品好,就更不愿意付费,使得财富管理机构迫于生计继续走在这个怪圈里。这是一个无解的恶性循环,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现状。 
    金李教授表示,北京大学希望做持续的深入研究、信息的传播、投资者的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结合全球市场规律和中国国情的商业模式设计,监管政策的制定咨询、成为具有国际化领先机构。我们正努力打造理论+实践的平台,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一个非营利的公益平台,为整个市场提供基础设施,有巨大的外部性,客观公正第三方导购+营养师,不是为付钱多的机构卖产品。我们希望通过志愿者的身份加入进来,提供中国财富家庭很多免费的服务,让他知道财富管理是怎么回事,让他真正看到好的财富管理是能带来价值的巨大提升。如果你有1个亿,如果通过我们给你提供的免费服务,每年能多赚两个点的钱,那就是两百万,你觉得它有价值,未来如果有商业化的机构找到你,我能帮你再多提高两个点,再加两百万,但是收你十万块钱的费用,愿不愿意付这个钱。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环节,能培育或者孵化中国财富家庭,让他们逐渐认识财富管理给他带来的巨大价值,愿意付费。因为我们前面讲的看上去无解的恶性循环,最初的源头因为财富家庭没有认识到财富管理可以给他带来巨大价值提升,因此不愿意付费,从而倒逼使财富机构没有办法收取费用,为了活下去,为了继续提升自己,不得不倒退回来向资产管理机构收取销售佣金,导致这个产业恶性循环,我们希望从源头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我们希望我们能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智库,提供符合国际发展规律、符合中国国情,智能解决方案,引领市场的良性发展,我们希望成为黄埔军校,为行业快速崛起提供一大批具有专业素现代只是结构接地气的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实践者。希望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促进国内国际理论实践,监管和业界充分交流,寻求机制突破,为行业发展探路。我们希望成为实验室和孵化器,通过整合实践,我们孵化中国财富管理未来的领军企业和领军人才,我们孵化出中国一大批财富家庭,中产以上的家庭,让他认识到该怎么良好使用财富管理这个行业。”

    “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做一个懂得管理财富的人,你会过得更幸福。

(文章由金李教授讲演速记稿整理编写,摘自北大光华MBA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