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首页   >  观点

观点

单一性房产投资存在诸多弊端,投资组合能够实现双赢

发布时间:2018-11-27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目前的规模已十分庞大。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政府有意识地藏富于民。得益于此,我国居民在不断积累财富,变得愈加富裕。


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民间可投资财富在160万亿到200万亿之间。2017年,我国的财富人群规模已经达到所有城市成年人口总数量的一半以上。财富人群是指家庭可投资净资产超过一万美金的居民。这些财富人群已萌生了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于是财富管理行业便随之蓬勃发展起来。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即“量在增长,质有不足”。总体而言,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的野蛮生长是由快速增长的融资需求所引起的,特别是由那些和房地产投资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相关的融资需求所引起的。


将房地产作为单一财富储存工具

存在诸多弊端


许多中国居民都在依赖房地产来储存财富,尤其是投资性房地产。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做法是不得已的。因为在近十年间,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投资回报率高达10%左右,风险却看似较低。而纵观我国其他大类资产,没有任何一种能与之比肩,能让百姓感到如此强烈的获得感。在对各大类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和风险等因素进行权衡之后,居民还是选择了购房。因此,大量货币流入房地产领域。


然而,我国居民的这一行为却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


第一,房价上涨过快。


目前,部分地区房价上涨过快,市场存在一些泡沫。一旦这些房产泡沫破裂,整体社会经济将受到极大冲击。虽然政府在出台各项政策希望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但政府未必能够阻止泡沫的破裂。值得注意的是,在泡沫形成的过程中,持有多套房产的投机者是受益方,但在泡沫破裂后,政府却要为一切后果买单,这是极为不公平的。


第二,经济脱实向虚。


在2012年前后,我国居民的居住条件就已经达到大约人均40平方米的较高水平。我们现在已经不缺房子了。因此,我国居民买房很多是出于投资性目的。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我国居民普遍认为,房地产年均涨幅在10%左右,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仅有年化5%—6%,又充满不确定性。在经过一番权衡之后,人们纷纷将房产视为能令财富在未来得以保值增值的投资工具,并把钱都投在了房子上。财富是聪明的,再如何强调“金融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可能也很难撬动资本。但这样一来,房地产便挤占了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甚至实体经济中的资金也被慢慢地转移到房地产上,造成我国经济整体脱实向虚的局面。因此,大量财富集中在房地产领域并不会使社会总物质和服务产出得到本质提升。


财富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是存在差异的。社会总产出是最终决定房子能够兑换多少未来的产品和服务的基础。如果大量资源被浪费在钢筋水泥上,而社会总产出却不见增加,这可能会导致一个巨大的问题,即人们的实际购买力将大幅下降。这个问题没有在现在出现,也不太可能在十年以内出现,可是30年以后,必将出现。


第三,结构性问题。


目前,我国一线大城市的房屋相对紧缺,而三四线城市及很多农村地区的房屋则存在大量闲置的情况。这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所致,属于结构性的问题。但房产开发需要因地制宜,结构性的问题需要用结构性的手段去调整,一味盲目增加房产总量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因此,将房地产作为财富的储存工具这一做法是不可持续的。如果居民买房不再出于对房屋居住功能的“刚需”,而单纯是将房产作为使财富保值增值的投资工具,那么从社会总体而言,30年以后,我们中很多人会想用名下的房产去交换粮食等商品或者与房产无关的其他服务。但是,由于资源在几十年间都被用作发展房地产了,粮食等商品和与房产无关的服务的产量是严重不足的。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我们只有房子了。


用投资组合替代单一性房产投资

能够实现双赢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把财富都放在房地产这一个篮子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投资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财富保值增值呢?投资组合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投资方式。


目前,国内主流财富管理机构以向客户销售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很多客户只关注收益率,而无视风险,默认为机构会进行刚性兑付。然而,在资管新规发布后,净值类产品的刚性兑付被打破。换言之,无论发售这些产品的机构有多稳健,这些产品本身都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因此,投资者需要从两个维度进行考虑,即收益性与风险性。


从收益和风险这两个维度来进行权衡,投资组合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所谓投资组合,就是根据每个客户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其风险承受能力,并据此为其定制一个由各种相关性非常低的大类资产组成的组合。这些大类资产包括股票、债券、投资性房地产、保险类产品等等底层资产。


从投资者的角度而言,如果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比如把资金都投资在房地产或者股票上,那么一旦这种大类资产出现问题,投资者将损失惨重。但如果我们投资的是一个组合,而这个组合里包含20种相关性很低的产品,那么每种产品的平均占比则不超过5%。这样一来,即使投资在其中一款产品上的本金都赔掉了,账户的总体损失也仅是5%而已。如果此时其他资产的平均收益率是8%,那么这样一个投资组合的总收益率仅会出现小幅下滑,但是总体上不会受到显著影响。


从机构的角度而言,为投资者定制投资组合能够真正满足投资者对于财富管理的长期需求。与此同时,机构不会再面临销售的单一产品发生爆仓而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对于机构来说,投资组合是一种更为稳妥安全的销售方式。


然而,由于投资组合中各产品所占权重需要通过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出,而其个性化定制属性使得这种计算非常费时费力。故而,另外一种商业模式应运而生,即智能投顾。智能投顾指的是虚拟机器人基于客户自身理财需求,通过算法和产品来完成以往人工提供的投资组合建议。智能投顾既能够提高进行个性化资产配置的效率,又能够有效降低投资组合的门槛和费用。北大研究团队搭建的“未名财富”平台就是一个纯公益性的智能投顾平台,所有希望进行资产配置的投资者均可免费使用。所以,智能投顾不仅能够服务于高净值人群,还可以惠及普通百姓。


中央反复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其言外之意是,现在有很多人在炒房。之所以这种情况会发生,是因为这些人目前还未发现其他更好的值得进行长期投资的财富储值工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将迎来一种阶段性转变:从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严重依赖转变为寻求资产的多样化配置。在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更多新型的投资理财工具也必将涌现,从而使百姓能够有更多选择,不再仅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财富的储存工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