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首页   >  观点

观点

为中小微企业增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8-09-14

2018年8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推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政策落地见效,包括着力疏通政策传导机制、建立金融机构绩效考核与小微信贷投放挂钩的激励机制等。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金李认为,会议推出的一系列措施是“组合拳”、“及时雨”,对于促进金融活水流入小微企业,激活实体经济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金李说,中小微企业相当于毛细血管,最有竞争力、也最有未来增长点,大的企业都是从中小微企业发展起来的。但现阶段,中小微企业相对脆弱。受经济环境影响,中小微企业面临利率成本上升和资金获得性减小的困难;另外,税收社保也给他们带来压力,相信国务院出台的系列措施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能发挥积极影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防止不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去“搭便车”。


金李认为,银行对中小微企业资金支持的障碍,主要在于信用评级的缺失。如果能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利用网商平台、工商税务部门提供的信息为中小微企业经营活动增信,那么银行放款的安全性也会随之提高,银行也会增加放款意愿、降低利息水平,这是全社会共同努力增加信用的过程。因此,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支持相配套的,应该在信用方面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倾斜,包括评级和征信等。


金李表示,除银行外,社会上还有大量正规金融机构,如信托机构等,可以为从事实体经济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多渠道的资金供给。一些资金充裕的国企,也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的方式把一部分资金转交给中小微企业,让他们更好生存和发展。此外,也可以通过知识产权抵押、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增加各种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意愿。


分享到: